近日,第十一屆“母親河獎”正式公布,中國綠化基金會“幸福家園—種下希望樹”項目獲評“綠色項目獎”。
“母親河獎”是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領導小組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設立的唯一全國性獎項,旨在表彰激勵為保護母親河行動、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集體、組織和項目,以此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投身美麗中國建設,做生態文明的實踐者和推動者。
“幸福家園—種下希望樹”寧夏項目地農戶采摘枸杞
中國綠化基金會“幸福家園—種下希望樹”公益項目發起于2007年,先后在甘肅、廣西、寧夏、遼寧、云南等地開展經濟林種植和養護,動員全社會力量支持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民增收。十六年來,項目秉承“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推動鄉村振興”“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踐行大食物觀”等國家戰略和重要議題,不斷迭代升級,形成了以“公益機構+捐資人+政府+農戶+合作社”五位一體的新型生態保護公益模式,推動“綠色公益循環產業項目”發展,真正讓經濟林成為創造幸福的希望樹。
十六年來,“幸福家園—種下希望樹”項目累計種植沙棘樹、石崖茶、枸杞林、“晚秋蜜”桃等生態經濟林1914余萬株,綠化荒山15.4萬畝,共援助家庭3.78萬戶。每一株希望樹的茁壯成長,換來了荒野的盎然生機,也換來了受助農戶喜上眉梢的好日子。項目先后獲得第十屆“中華慈善獎”、2021“鄉村振興示范案例”、中國鄉村振興人才論壇優秀案例、行動者聯盟2022公益盛典——“鄉村振興行動獎”。
“幸福家園—種下希望樹”遼寧項目地“晚秋蜜”桃豐收
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和廣泛參與是公益項目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幸福家園—種下希望樹”項目開展以來,連續開展每年1-2次的項目地探訪活動,通過項目地參觀、入戶調研、實地體驗、交流研討等方式,向社會公眾公開項目流程、展示項目成果,增強社會公眾和愛心企業與項目之間的深度鏈接。2023年,項目將探訪與中國綠化基金會“中國自然觀察節”相結合,在項目地探訪的同時增加自然觀察活動,增加公眾對項目生態價值的深度感知。
青少年探訪“幸福家園—種下希望樹”寧夏項目地
2021年,“幸福家園—種下希望樹”項目發起“自然宣講官”公益實踐活動,通過與高校社團、青少年志愿者服務隊等聯動,倡導公眾、尤其是青少年開展各類生態培訓、義務宣傳、籌款勸募等活動,累計開展校內、社區等線下推廣活動10場,線上直播2場,以項目為載體,廣泛宣傳生態文明理念;組織志愿者用“聲音”參與公益,以喜馬拉雅“說給大自然”賬號為平臺,講述項目故事,開設幸福朗讀、與自然同行、我與幸福家園等六個專欄,累計上傳作品約2929條,播放量超過13萬。
未來,“幸福家園—種下希望樹”項目將繼續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為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美麗家園做出新的貢獻!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