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法已經實施六年多了,這是第一次修訂。自2022年12月30日起,慈善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提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初審后開始公開征求意見。
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最近的小組審議提案中,一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成員和一些參加會議的人對新增緊急慈善、稅收優惠政策、填補網絡個人求助法治空白等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現行慈善法規定的政策支持不到位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鄭功成表示,“充分發揮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促進共同富裕”是慈善法的指導方針,意味著慈善應納入國家發展的全局和大局。
“修改慈善法的重要背景是,我國的慈善發展確實落后。從2014年到2015年,我參加了這項法律的制定和審議。2016年通過實施時,全國高度重視。大家對慈善發展都有很高的期望,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太大的發展。據統計,我國慈善機構每年捐贈約2000億元,發展慈善機構的熱情不高?!编嵐Τ烧f。
鄭功成認為,“一個重要原因是法律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政策支持不到位,這導致了我國慈善資源動員非常有限、慈善機構數量少的現實?!?/p>
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民政部原副部長、中國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在參加分組審議時表示,在擬定提案的過程中,經歷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現行慈善法共12章112條,增加一章21條,修訂47條,修訂幅度相對較大。
第九稿已提交常委會審議,“還有一些內容呼吁很高,但協調中沒有達成協議,不能寫進去”。宮蒲光表示,希望這些內容能引起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關注,努力將一些實際的優惠政策和重要建議納入修訂范圍,目前還沒有寫入建議。
修改慈善法應當向提高個人所得稅的捐贈免稅額度發出明確的信號
法案規定:國家對公益慈善實行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引導自然人、法人等組織積極參與公益慈善。具體措施由國務院民政、財政、稅務等相關部門制定。"
一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在小組審議中提出,對稅收優惠的規定仍然過于籠統和原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成員歐陽昌瓊認為,慈善法應該明確哪些稅種應該給予哪些優惠,否則應該等到修改相應的稅法、稅收征管法等相關法律或制定相關方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呂薇提出,法案規定的捐贈人稅收優惠政策不明確,具體減免稅法需要在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等法律中提出要求。建議進一步明確或完善慈善機構在相關稅收法律法規中的免稅范圍。慈善法應當與其他法律法規聯系起來,撰寫公益慈善的優惠,進一步明確和優化慈善機構的免稅范圍。例如,慈善機構免征所得稅或至少減半征收所得稅,以實現資產資本增值,從而促進慈善機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鄭功成表示,該法案應當“明確信號是提高個稅捐贈免稅額度”。
我國公益慈善事業所涉及的所得稅優惠政策主要包括企業所得稅公益捐贈稅前扣除和稅前扣除。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公益捐贈稅前扣除是指居民個人在綜合所得和經營所得中發生的公益捐贈費用,扣除限額為原綜合所得和原經營所得應納稅額的30%。;扣除分類所得的,扣除限額為本月分類所得應納稅額的30%。換言之,個人所得稅的免稅額為30%。
根據2018年修訂前的所得稅法,允許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年利潤總額不足10%的公益捐贈費用。換句話說,企業捐贈所得稅的減少金額是利潤的10%。
"企業與個人的比例為1。:這個突出支持個人捐贈的方向非常正確,符合我國公益慈善發展的規律?!编嵐Τ烧f。
但是,根據現行所得稅法,企業捐贈所得稅的減少金額已增加到利潤的12%。與此同時,應納稅額在結轉后三年內扣除超過年利潤總額12%的部分。換言之,累計可達36%。
"現在,公司與個人的比例已經從最初的1:3變成了36:30,政策信號變成了激勵企業捐贈的基本規律,明顯不符合激勵慈善捐贈的基本規律,更不符合激勵先富后富的宏觀政策取向?!编嵐Τ烧f。
“目前,在中國的捐贈總額中,個人比例不到30%。大多數捐贈者是企業。中國的捐贈者結構不合理,需要通過一些鼓勵個人捐贈的政策來調整?!睂m蒲光說。
宮蒲光建議,個人捐贈過多的部分應與企業捐贈進行比較,然后結轉兩年,至少一年。如果未來不能結轉一兩年,個人捐贈稅前扣除比例可以從30%提高到50%。
宮蒲光說:“個人捐贈就是把自己稅后的個人收入取出來捐贈,很難有價值,所以多一點稅收支持是應該的?!?/p>
鄭功成還建議允許個人捐贈免稅額度結轉一兩年,以傳達正確的政策信號。
慈善捐贈稅的獨特優惠應當正常
慈善捐贈的其他稅收優惠主要包括在扶貧期間,在自然災害等重大突發事件(增值稅、消費稅、城市建設稅、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中,對貧困地區實行全額捐贈和稅前扣除政策,減少“三稅兩附加”。
“幾年前,我們在脫貧攻堅中采取了全額免稅政策,但這只是一種階段性、過渡性的措施?!编嵐Τ烧f。
宮蒲光認為,這應該是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的正常特殊優惠政策,體現了第三次分配發展滯后地區的政策激勵。雖然他已經擺脫了貧困,但他仍然是一個相對貧困或發展滯后的“三區三州”。
鄭功成也希望慈善法明確特殊的稅收優惠政策。
在促進全社會小額捐贈方面,精神褒獎可以起到促進全社會小額捐贈的作用。
法案規定:國家建立慈善表彰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對自然人、法人等在慈善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給予表彰。
“要營造人人善良、人人善良的社會氛圍,最重要的是社會認同和精神贊美,建議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社會贊美機制?!编嵐Τ烧f。
“從國家、省、市、縣、鄉甚至社區,做好事的人都應該贊美他們,宣傳他們的奉獻精神,允許社區組織,特別是慈善組織和受益者在精神上贊美捐贈者和幫助者,最終形成大家贊美做好事的社會氛圍?!编嵐Τ烧f。
慈善稅收優惠也與遺產稅有關。
鄭功成建議,應盡快開始研究遺產稅、贈與稅等稅收制度?!拔磥恚z產稅和贈與稅的征收應該先給后取,也是為了放水養魚。它還可以為個人和家庭財富的積累和財富去向的安排提供長期而清晰的預期,這將為中國特色公益慈善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p>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培林也建議,在遺產稅頒布之前,應該有一定的激勵機制,比如在提案中增加“建立個人財產慈善捐贈激勵制度”的規定。
慈善組織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專業服務能力亟待提高。
該提案總結了近年來慈善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方面的經驗,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問題,吸收了當地立法中的良好做法,并與正在審議的應對管理法提案進行了協調,系統規范了重大突發事件中的慈善活動,并設置了新的應急慈善專章。
“提案增加規定:當地政府應及時公開志愿者,遵守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紀律和要求。近年來,慈善組織和志愿者的行為有時過于混亂,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甚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因此,地方政府應立即向社會公開,志愿者應遵守紀律和相關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成員吳恒在小組審議中說。
呂薇委員表示,慈善組織愿意參與我國許多重大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處理,但缺乏提前的機制建設和協調,慈善組織缺乏專業服務能力。建議在促進措施中增加兩個方面。一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將慈善組織納入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建立正常的聯系和聯動機制,定期開展預防演練。二是加強對慈善組織專業人員培訓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提高慈善組織的專業服務能力。
完善網絡慈善填補網絡個人求助法治空白仍需細節規定
為了填補網絡個人求助法治的空白,法案增加了一項新規定,個人向社會發布求助信息,以解決自己或家庭的困難。求助者和信息發布者應對信息的真實性負責,不得通過虛構事實騙取支持。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承擔審查求助信息真實性的責任。國務院民政部門將與有關部門另行制定個人求助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管理規則。
宮蒲光認為規定網絡個人幫助非常重要。考慮到法案要求網絡個人幫助,必須強調“通過網絡平臺”向社會發布幫助信息。建議在“個人為了解決自己或家庭的困難,向社會發布幫助信息”這句話中,在“困難”后面加上“通過網絡平臺”。
建議總結吸收近年來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和互聯網公開募捐服務平臺的好方法,適應互聯網捐贈快速發展的現實,明確指定部門,區分不同平臺的功能和責任,規范網絡慈善秩序,保障網絡慈善參與者權益。
李培林委員表示,近年來,慈善機構公開募捐的監管備受關注,尤其是網絡慈善捐贈出現后,發展迅速,出現了許多問題。在使用捐贈時,一些慈善機構在網絡慈善活動中與第三方合作存在一些問題。作為慈善機構,在選擇合作伙伴時要更加謹慎,承擔相關責任。因此,建議在“慈善機構應對合作伙伴進行評估,并在捐贈計劃中注明合作伙伴的相關信息”后,完善提案,增加“并承擔合作責任”的規定。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