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河北各地全力鞏固和擴大扶貧成果,有效銜接農村振興,從渤海沿岸到太行山,從冀南平原到壩上高原,燕趙大地開啟了全面農村振興的新征程。
做好“連接”文章
鞏固扶貧成果
早春的冀南平原溫暖寒冷,鄉村振興微工廠,但卻是一片熱鬧的景象。走進邢臺市新河縣尋寨鎮尹家莊村,14臺碧興襪廠生產線自動襪機隆隆傳來。
尹家莊村第一書記王子明說:“這家織襪廠是從扶貧車間發展起來的,然后擴展到農村振興微工廠。工人是附近村莊的扶貧戶?!薄斑@里每天生產5000多雙襪子,出口到石家莊服裝批發市場。網店的經營權也在積極申請?!?/p>
新河縣農村振興局局長李韓宇表示,全縣共有81家經營實體和21家企業建立了村級微型工廠。30%以上的企業、車間、加工點被認定為“支持車間”,并給予一定數額的就業補貼。
為鞏固和拓展扶貧成果與農村振興有效銜接,河北省將原45個國家貧困縣和17個省級貧困縣確定為省級農村振興重點扶持縣,制定了78份完善省級銜接政策文件,省級以上財政銜接資金104.9億元,使扶貧成果更加可持續。
在太行山東麓臺市臨城縣鴨鴿營鄉東洞村,扶貧戶和朝陽在村里繁殖。他的母親老了,他的妻子生病了,他負責養家糊口。動物疾病和豬市價格調整帶來的風險使家庭成為幫扶部門避免貧困回歸的重點監測目標。
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的幫助下,有關部門為朝陽家庭的養殖項目提供免費保險,以確保豬的價格。臨城縣委副書記陳勇表示,臨城縣8個鄉鎮36戶困難家庭的4000雙頭豬獲得了免費的“保險”期貨服務,守住了扶貧人口的“錢包”。
河北省農村振興局黨委書記、廳長王建軍表示,是鞏固和擴大扶貧成果與農村振興有效聯系的關鍵時期。河北省將繼續努力完善扶貧監測和支持機制,增強扶貧地區和扶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
“工業之花”綻放
幫助農村全面振興
乳制品行業是衡水市武強縣的傳統支柱產業。在武強一家畜牧業公司,飼料員段東盟利用信息分析乳牛的重量數據,使乳牛的營養更加平衡,增加產奶量,幫助乳農創收。
中國農業銀行武強縣副縣長傅強表示,投資118.3萬元幫助武強縣建設奶業振興大數據平臺,實現5萬畝飼草種植、3.4萬頭奶牛養殖、20.81噸乳制品加工、1112萬噸糞肥處理等數字化、智能化管理。
工業振興是促進全面農村振興的關鍵。在各級扶持單位的支持下,藜麥種植業在張家口壩上區沽源縣引進。短短幾年時間,種植規模突破3.5萬畝,年產量6600噸;承德市實施農業產業化項目178個,年凈收入1.26萬元;邯鄲市魏縣與40多家央企對接,實施重點產業項目10多個,產業支持資金10多億元。。。特色突出、效益顯著的產業項目,為農村振興帶來了新的機遇。
記者從河北省農村振興局獲悉,2022年,河北省省級以上產業發展資金投入105.8億元。自打贏扶貧斗爭以來,31個中央單位直接向河北省幫扶縣投資26.87億元,引進78.25億元,引進332個項目或公司,為扶貧區域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宜居,宜業,宜游
和美鄉村的新景象逐漸顯現。
承德市雙邈區偏橋子鎮大貴口村北靠蓮花山,南靠浣熊河。木屋農舍簡約優雅。峽谷餐廳激發了人們的“味蕾。。。一系列特色農業旅游項目吸引了許多游客。
大貴口村民林燕會說:“以前院子里堆滿了柴火煤炭,屋子里長滿了雜草,走路都是障礙,更別說旅游了?!薄,F在村里新房的前燈籠掛得很高,院子里擺滿了盆景。改善環境的效果有目共睹。
近年來,河北將促進生活環境改善,鞏固和擴大扶貧成果有機結合。作為中國現代河北場景的重要起點,宜居工作和美國農村建設將全面推進村莊規劃、環境保護和產業發展。許多村莊改變了新的面貌,農民的幸福感不斷提高。
京杭大運河穿過滄州市。在滄州市泊頭市文廟鎮,沿運河的18個村莊“串珠成鏈”。當地政府抓住了建設大運河文化帶的機遇,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的原則,建設了尹莊貢梨公園、三姓莊村文化公園等公園節點。綠苗種植在運河堤頂的道路兩側。河邊棧道、港口文化雕塑等景觀再現了水運的魅力。沿線村莊吸引了許多市民“打卡”,展示了美麗的民間新景象。
據了解,今年河北省將設立13個省級宜居工作和美國農村示范區,選擇全省約10個縣、500個村進行試點,率先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示范村,全面推進農村振興。通過建立獨特的現代版“富春山地圖”,可以更好地將農村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村民的生活越來越繁榮。(據新華社報道)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