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的發展趨勢通常是某一地區經濟發展的風向標之一。根據商務部近日發布的數據,2022年,中國吸引外資保持增長,實際使用外資1.2萬億元。根據可比口徑增長6.3%,投資規模仍保持世界領先地位。與目前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遭受“涼爽”的背景相比,中國的投資實現了逆勢增長,再次證明中國仍然是外資興業的熱點。
是什么讓中國成為投資熱點?資本是逐利的,追求安全和投資回報,希望投資目標所在地有穩定的社會和經濟環境。近年來,中國商業環境的不斷改善增強了外國投資發展的信心,進一步鞏固了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逐步完善的創新生態。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商業環境排名,2012年中國第91名上升至2020年第31名,8年內增加了60名。即使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國也總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回顧外資在中國的發展歷史,改革開放40多年來,外商投資在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和全球化生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吸引外資,不斷優化國內經濟環境。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吸引外資水平,在更大范圍、更廣闊的領域和更深層次上不斷提高。不斷推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一批重大外商投資項目相繼創下新的高模式,引進。
近年來,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準備出發,新業務、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涌現。在這種情況下,全球產業鏈也面臨著新一輪的重建,不斷展現出近岸化、本土化、區域化的特點,不確定性因素不斷增加,給穩定外資帶來了新的挑戰。“外資撤華”的相關論調時有出現,一些外媒也在等待機會進行投機,影響公眾對形勢的分析。但必須看到的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公司“有進有出”是一種正常的經濟現象,更不用說一概而論了。
中國經濟穩定的基本面正在恢復長期投資的吸引力,期待更多外資積極參與高質量發展進程,實現雙贏。去年,中國實施的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瘦身”,實現了自貿試驗區制造業對外商投資的全面開放。今年,中國還將推動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的合理減少,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開放性增加,依托重大經貿展會和各種投資促進機制,支持各地“走出去”“引進來”相結合的招商活動,推動更多外資代表性項目建設。
去年底,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了《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在保持現有激勵政策基本穩定的基礎上,按照“總量增加、結構調整”的原則,進一步擴大了鼓勵外商投資的范圍。這不僅有助于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新的發展格局建設,也有助于進一步穩定外商投資,優化投資結構,提高外商投資的預期和信心。
伴隨著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在穩定外資的同時,也始終把提高吸引外資的水平和質量放在重要位置。2022年,我國制造業引資大幅增長,全年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3237億元,同比增長46.1%。得益于外資準入限制的全面放開,汽車制造業的引資大幅增長263.8%。在計算機通信制造、醫藥制造等領域,引資分別增長67.3%和57.9%。另外,高科技產業成為重要增長點。2022年,高科技產業實際使用外資44444444449.5億元,;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R&D及設計服務等領域,引資實現快速增長,分別增長35%和26.4%。
近日,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增加了多家國際組織。經濟增長也意味著投資機會。在中國投資的外資公司不僅可以深度融入國內經濟大循環,而且具有聯通內外的優勢,是國內外雙循環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有理由相信,中國這片熱土,一定會讓投資者獲得成長,為全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