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吸收外資的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商務部外資管理司負責人孟華婷近日表示,去年中國吸收外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實際使用外資首次以人民幣計算突破1.2萬億元,按比例同比增長6.3%,引資規模仍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擴大結構調整規模
面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投資保護主義升溫等不利條件的影響,中國不僅擴大了投資規模,而且調整了投資結構,提高了質量,為穩定宏觀經濟市場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方面,制造業的投資大幅增加。去年,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3237億元,同比增長46.1%。得益于外資準入限制的全面放開,汽車制造業的投資大幅增長263.8%。此外,計算機通信制造和醫藥制造的投資增長了67.3%和57.9%。
另一方面,高科技產業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增長點。去年,高科技產業實際使用外資4449.5億元,增長28.3%,進一步提高了吸收外資的質量。其中,高科技制造業和高科技服務業的引資增長了49.6%和21.9%??萍汲晒D化服務、R&D和設計服務等領域的引資實現了快速增長,分別增長了35%和26.4%。
主要投資來源穩步增長。韓國、德國、英國和日本各自增長64.2%、52.9%、40.7%和16.1%。在不同地區,歐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東盟對華投資分別增長92.2%、17.2%和8.2%。
加強引資綜合優勢
商務部研究所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自由貿易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區、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等平臺對外資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從去年1月1日開始,新版自由貿易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實施,實現了制造業內容清理和服務業進口不斷擴大。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2225.2億元,占全國18.1%。
從地區來看,東、中、西引資全面增長,外資實際增長4.7%。、21.9%和14.1%。江蘇省在東部省份吸引外資近2000億元。廣東、上海、山東、浙江、北京的投資規模均超過1000億元。在中西部省份中,山西、河南、廣西、湖南、陜西各自增長229.6%、119.8%、49.1%、41.3%和33.6%。進一步釋放了中西部地區的投資潛力。
目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但中國吸收外資仍有許多有利因素。相關專家認為,中國經濟穩步改善、長期改善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由超大規模市場、完善的產業體系、豐富的人才資源和持續優化的商業環境等組成的投資綜合優勢不斷加強,許多海外投資者仍有強烈的赴華投資意愿。
外國公司會有更多的收獲感
近日,多家國際組織增加了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經濟增長意味著投資機會。根據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近期對160多家外資公司和外商協會的調查結果,99.4%的外資公司對今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前景更有信心,98.7%的外資公司表示將維持和擴大在華投資,89.8%的外資公司表示將維持在華產業鏈,10.2%的外資公司計劃將海外產業鏈轉移到中國。
此外,政策疊加效應不斷顯現。去年,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發布,出臺了促進制造業投資、鼓勵外商投資R&D中心發展等一系列重點政策。據了解,今年商務部將全力推進這些政策,并根據中央政府的部署推出一批政策措施。股票政策和增量政策的疊加將給外資公司帶來更多的收益。
在過去的三年里,由于疫情的影響,跨境人流和物流受阻,這是外國投資遇到的最突出的問題。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跨境交流逐漸趨于正常?!白罱?,許多地方已經走出去吸引投資。相信今年會有更多的外資項目落地中國?!泵先A婷說。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