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嚴峻復雜的外貿發展環境下,跨境電子商務、海外倉庫等新型外貿業態已成為外貿增長的重要動力。據海關總署統計,2022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含B2B)達到2.11萬億,同比增長9.8%,高于整體外貿增長2.1個百分點。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加快海外倉庫等新型外貿業態建設。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校自由貿易區研究所副院長肖本華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跨境電子商務、海外倉庫等新型外貿業態的發展,不僅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還可以幫助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布局商品和品牌,突破全球自由貿易瓶頸,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外貿訂單,拓展國際市場,在穩定外貿、促進外貿質量升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事實上,近年來,為了支持新外貿形式的發展,有關部門出臺了多項措施。例如,今年2月1日,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跨境電子商務出口退貨商品稅收政策公告》,允許對符合要求的跨境電子商務出口退貨商品免征進口稅和增值稅。去年2月,財政部等8個部門發布公告,優化調整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產品清單,增加近年來消費者需求旺盛的29種產品。
地方政府也出臺了支持政策。例如,烏魯木齊發布了《加快發展新外貿模式實施方案》;杭州發表了《關于加快跨境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海南出臺了《促進外貿穩定、提高質量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快新貿易形式建設,加快中國進口貿易創新示范區建設。
在政策的支持下,新的外貿形式也經歷了“加速”。例如,據新疆商務部統計,2022年前11個月,新疆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價值同比增長3倍,海外倉庫培訓21個;烏魯木齊、阿拉山口、喀什、伊犁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進出口價值同比增長24.9倍、4.3倍、2.1倍、1.8倍。
2月2日,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干在國務院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促進跨境電子商務、海外倉庫等新業態的進一步發展,充分利用數字化探索貿易潛力,促進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1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將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和海外倉庫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財政協會績效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宜群表示,預計將支持產業、金融、稅收和金融,主要包括改善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海外倉庫監管模式,保持稅收優惠政策穩定,加強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和交易平臺的財政支持,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貸款支持,減少資本占用和財務壓力。
肖本華建議,一方面加強政府與企業的協調,充分發揮市場實體在新外貿形式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系統實施政策,準確發揮海關監督、財稅金融、人才和國際交流等力量。并根據各國進出口特點,支持企業建設海外倉庫。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