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建筑行業正經歷深度變革——城鎮化進入“存量優化”時代,行業競爭日益白熱化,同時“好房子”建設對建筑企業打造綠色低碳、宜居宜業的高品質項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彩棠苑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下稱彩棠苑項目)作為EPC項目,在推進過程中借助國產BIM技術和三維設計優勢減少錯漏碰缺、提升項目質量,同時通過設計-算量階段的模型互通實現項目成本過程管控,為攻克項目難點提供了有力支撐。
全專業建模模型成果
項目概況及目標
彩棠苑項目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后,粵澳雙方“共商共建”的省重點項目,其總建筑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共7棟塔樓,可提供3004套50㎡標準化小戶型保障性租賃住房,并配套建設食堂、商業、社區配套、公交首末站、架空連廊、一層地下車庫等設施。
項目希望通過BIM全專業建模實現設計模型的“一模到底”應用,在設計階段基于BIM模型進行凈高分析、管綜排布等,保證設計質量,同時基于設計算量一體化解決方案做到“邊畫邊算,邊算邊畫”,在設計階段實現對量的把控。
一是通過三維協同消除設計隱患,提升建筑舒適度。各專業分別BIM建模,并基于BIM協同平臺實現數據、信息等互通,進行凈高分析、碰撞檢查、管線排布等,并在后期基于BIM模型實現機電預埋留洞出圖及管綜深化出圖,在設計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實現和施工圖紙的同步修改,提高協作效率和設計質量。
二是通過設計算量一體化實現“定額設計”精準落地。基于BIM模型在設計過程中進行算量應用,通過設計模型向算量模型無縫傳遞,實現設計階段成本控制,輔助方案經濟性比選,為方案決策提供依據。
項目實踐及成果
一、質量管控:三維協同消除設計隱患,提升建筑舒適度
(一)模塊化設計與標準層映射
彩棠苑項目中所有樓棟均使用廣聯達數維房建設計產品集進行BIM建模。
該項目類型為保障房項目,各戶型標準化程度較高,設計師建模時依托數維建筑設計的模塊化功能,基于標準戶型創建元模塊,在元模塊的基礎上創建衍生模塊,實現一個戶型在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多種變化,助力打造低碳綠色新城市。
如圖1為原始元模塊,圖2圖3分別為基于原始模塊創建的兩類戶型,建模過程中設計師通過多模塊拼接,快速完成BIM模型建模工作,在后續調改時也可做到一鍵同步,提升建模效率,減少重復性工作。
標準層完成建模后,通過使用標準層映射功能快速實現全樓建模。如本項目1#樓,在建模時以某層作為標準層,其余樓層作為映射層(圖5),通過標準層映射可得到其余樓層模型(圖6)。
(二)問題閉環管理
廣聯達BIM設計協同平臺支持各參與方輕量化瀏覽模型,實時創建、追蹤設計問題,形成“發現-解決-驗證”閉環流程,在項目設計過程中累積完成多處問題創建與閉環,大大降低了項目溝通成本,提升了項目質量。
(三)精細化技術管控
設計階段對管線進行初步排布,用于查驗各個空間的凈高是否滿足需求,對凈高不滿足的空間和管線較多空間不足的區域進行設計優化,提前考慮施工階段機電深化情況,減少因深化后無法施工或凈高不夠導致設計的調整。
凈高分析時,設計師自動設定不符合凈高設定的空間,快速聚焦有問題的空間,進行針對性的管綜控制調整,提升使用空間的舒適度。如部分車道關鍵位置通過分析與優化提高了凈高,實現了建筑“宜居指數”的有效提升。
二、成本準控:設計算量一體化實現“定額設計”精準落地
作為廣東省造價改革試點項目,彩棠苑項目創新性采用港式清單市場計價模式,實現與澳門造價管理規則的銜接,為粵港澳大灣區工程建設標準互認提供了實踐樣本。
傳統造價業務流程下,需設計圖紙完成后交付至造價階段,造價師基于設計圖紙翻模并統計工程量。這種模式往往存設計和算量脫節、重復建模成本高、方案比選響應慢等問題,彩棠苑項目通過廣聯達設計算量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應用,一方面可在設計階段“邊畫邊算”,另一方面設計模型可通過標準數據格式無縫傳遞造價階段,在設計階段就實現項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有效解決傳統模式算量、造價痛點。
(一)裝配式方案比選
彩棠苑項目在結構裝配式設計時有兩版方案可選,分別為小板無暗梁方案、暗梁+大板方案,而其作為廣東省造價改革試點項目,需響應甲方要求完成“定量設計”目標。
在廣聯達設計算量一體化解決方案下,設計師根據設計方案建立BIM模型,在設計端啟用“云算量”功能對不同方案快速計算得出工程量數據,通過對比兩版方案的算量數據,最終基于“定量”要求選擇最適配的方案,提升設計決策效率。
(二)算量模型無縫銜接
項目設計階段完成建模后,將設計BIM模型根據GFC標準轉為算量BIM模型,快速測算項目各類工程量數據,完成項目精算,遵循與概算對齊的原則,按照工程量指標數據精準調整設計BIM模型,直至既不低于概算也不高于概算。
設計算量技術路線-結果算量
3#樓設計模型
3#樓算量模型
通過國產BIM技術的全面引入,彩棠苑項目取得了顯著應用成果,實現了設計優化、項目各階段集中協調管控、項目造價控制等多方面目標,同時也進一步實現了BIM人才的“練兵”與儲備,進一步擴大了承建企業的數字化競爭優勢。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