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能產生什么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實施效果如何,怎么科學量化評價,是廣大制造業企業特別關心的問題,也直接影響企業投資智能制造的積極性。2024年3月30日,在重慶召開的制造業智能化解決方案創新大會上發布了《智能制造效能通用評測方法》團體標準(標準編號:T/CAMS 182-2024)并進行了解讀。
中國機械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秘書長王世剛發布標準
儀綜所副總工程師王春喜博士解讀標準
該標準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指導下,由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簡稱儀綜所)牽頭,聯合國內外產學研用30余家單位共同制定,經過了廣泛的國內外行業調研、會議討論、意見征詢、標準驗證,由中國機械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于2024年3月正式批準發布。標準規定了智能制造效能的評測指標體系和評測方法,全面覆蓋產品的設計、制造、物流、銷售等全生命周期,并與企業的戰略、運營、管理等環節密切相關,通過設計類、生產類、質量類、物流類、管理類、綜合類等六類指標實現了智能制造效能量化評測。
團體標準封面及目次內容
目前,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24)正以此團體標準為基礎,組織優勢單位按相關程序制定國家標準。此前,2023年11月在澳大利亞悉尼召開IEC/SyC SM(國際電工委員會智能制造系統委員會)全會期間,由中國提出的“智能制造效能評測”國際標準提案得到了各國專家的積極響應,會議決定成立智能制造關鍵效能特別工作組AHG9,由中國牽頭開展智能制造效能評測國際標準制定并擔任工作組召集人,計劃于2024年底形成國際標準投票文件。
智能制造效能評測標準工作組將加快推進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的研制,并同步開展標準宣貫、檢測認證、推廣應用等相關活動,指導企業在智能制造規劃過程中對于將產生的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評測,以及在智能制造實施后對于已經實現的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評測,推動智能制造新模式及新業態的發展。
國際標準工作組會議及系統截圖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