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底,中國共組織實施了300多個重大綠色制造項目,發布了184家綠色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制定了500多項綠色制造相關標準,培育建設了2783家綠色工廠、223個綠色工業區和296家綠色供應鏈企業,在工業綠色低碳轉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工信部節能綜合利用司司長黃利斌表示,將制定全面實施綠色制造的指導意見,部署“十四五”綠色制造實施工作。同時,協調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政、稅收和金融政策,支持引導企業持續實施綠色低碳升級。
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影響。黃利斌表示,在“十三五”階段,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綠色制造作為工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頒布了《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以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公園和綠色供應鏈管理公司的建設為紐帶,促進綠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協調產業鏈供應鏈的轉型,支撐綠色制造的基本面,充分發揮工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作用。
今年8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工業碳高峰實施方案》,提出積極實施綠色制造,完善綠色制造體系,進一步推進綠色制造,通過典型示范推進綠色生產模式轉型,打造綠色低碳工廠、綠色低碳工業區、綠色低碳供應鏈。
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認為,綠色制造是實現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制造模式,可以節約資源,降低能耗,減少碳排放,減少環境污染,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中國的綠色制造體系已經基本建立,綠色理念已經貫徹到商品、工廠、企業、公園和供應鏈;一批典型的綠色制造模式已經在機械、電子、食品、紡織、化工、家電等行業建立起來,企業的綠色轉型也在不斷推進;加快“雙碳”目標的實施,綠色制造已經成為一種普遍做法,加快了建設。
聯想集團數據智能工業節能解決方案總監陳鑫在日前舉行的“零碳制造:轉型新路徑”圓桌論壇上表示,減少高能耗制造業的碳排放,實現綠色制造是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一步。然而,綠色和零碳在工業制造領域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實踐中仍然面臨許多問題,包括碳基線檢查、減排目標設置和減排措施定制?!傲闾贾圃臁钡膶崿F離不開系統的支持。
黃利斌表示,將加強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綠色低碳標準體系規劃建設,充分發揮各行業標準化技術組織作用,加快制定和修訂相關標準;結合近年來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區、綠色供應鏈的培育建設,建立和完善綠色制造標桿培育機制,梯度培育綠色制造領先標桿。
充分發揮科技賦能優勢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主任劉世錦提出了三種不同的減碳策略,以及致力于減少制造的“減碳”、致力于提高碳生產率的兩種防御策略“提高效率、減少碳”是不同的?!皠撔聹p碳”是一種進取的策略。希望通過創新技術在同等產出下減少碳排放,具有發展前景廣闊、“綠色溢價”低、附加效用多等多種可持續發展優勢,有機會啟動和推動綠色化、數字化轉型,遠遠超出減碳預期。
數字化轉型是促進綠色制造的加速器。趙剛分析,首先,數字化轉型使企業能夠在生產過程中收集能耗、碳排放等數據,構建數字“雙碳”監控系統,實現自動監控和智能分析。第二,數字化轉型使企業能夠將數據元素投入生產,在一定程度上取代能源、原材料等投入,降低能耗和碳排放,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數字化轉型使企業能夠實現數字化技術與綠色能源技術的結合,創新數字綠色能源低碳技術,如數字新能源設備、儲能設備等。
“基于中國數字經濟的創新優勢和實體制造業的規模優勢,加快‘數字實際結合’,構建零碳制造體系,是穩步走向碳中和的關鍵,”聯想集團副總裁、全球計算機和智能產品首席質量官王會文說。
在綠色技術創新方面,聯想集團開發的低溫錫膏技術不僅可以加快焊接速度,還可以提高生產能力,降低35%的能耗和碳排放。溫水水冷服務器可以幫助綠色智能計算率基礎設施實現成本和效益的平衡,每年的電費和消費量減少42%以上;與JD相比.與COM云聯合發布的天樞液冷整機柜服務器相比,浪潮信息的熱排放效率提高了50%,能耗降低了40%以上。在智能生產方面,聯想集團自主開發的生產調度系統每年通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生產線來降低2。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建立數字賦能綠色制造指導機制,促進大數據和5G的應用。、工業物聯網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密切相關,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數字孿生、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綠色制造應用領域的發展。
促進基礎設施綠色升級
數據中心和5G是支撐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和公共基礎設施,也是節能降耗的重點領域之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和《十四五信息通信產業發展規劃》,旨在促進數據中心、5G等新型基礎設施的綠色優質發展,引導數字基礎設施加快節能綠色低碳發展。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經向社會推薦了數百種先進的應用技術產品,用于數據中心和5G節能服務。為了打造典型標桿,發布了3批153個中國綠色數據中心;組織能效標準的制定,如《數據中心能效限制值和能效等級》,推動數據中心綠色升級。目前,5G基站單站的能耗已經比2019年商業初期下降了20%以上,國家計劃建設大型以上數據中心的平均電能設計比例已降至1.3。
中國的總計算率已經躍居世界第二,與此同時,數據中心的年碳排放量也在增加。“可持續性不再是數據中心建設的附帶條件,而是必須采取的措施?!崩顺毙畔⒎掌魃唐凡邉澘偙O陳彥靈說。
據悉,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完善節能降碳標準體系,加快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節能提效相關標準的制定和修訂,支持信息通信設備能效、綠色運維、高效制冷等標準發展;組織實施節能監測、監管數據中心等能效,促進重點能源利用領域依法合理用能。
開放計算中國社區負責人葉毓睿表示,目前,社區中的許多成員都在努力實現數據中心的可持續性。例如,通用服務器、高密度服務器、整機柜服務器和AI服務器都支持冷板液冷,建立了亞洲最大的液冷數據中心生產R&D基地。三星電子存儲事業部正在努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開發節能技術,減少碳排放,探索環保材料。
“我們將指導企業在氣候適宜、可再生能源聚集的地區部署數據中心。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不斷發布節能技術設備產品推薦目錄和典型應用案例,加快數字基礎設施高效節能設備創新和技術應用,深入開展工業節能診斷服務,組織數據中心和通信基站實施節能診斷,深挖節能潛力,促進節能降碳,降低成本。”黃利斌說。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