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島綠色制造示范建立通知
相關單位:青島各區、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機構:
為落實工業碳高峰實施計劃“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計劃等相關要求,進一步完善城市綠色制造體系,選擇若干典型的綠色低碳轉型示范,促進工業碳高峰,現組織城市綠色制造示范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內容
青島綠色制造示范包括四個建立方向:綠色工廠、綠色公園、綠色供應鏈管理公司和綠色設計產品。具體評價要求參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通知》(工業和信息化部)〔2016〕586號,以下簡稱“通知”)實施,并授予青島相應的綠色制造示范稱號,以滿足建設要求。鼓勵各單位在基礎設施改進、設備優化升級、工藝迭代更新等方面實施系統和全過程綠色低碳改造,探索建立資源共享、產業共生、互補生產供應合作關系,全面提高綠色低碳發展水平。
二、申請要求
對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的工業節能診斷或已納入2022年工業節能診斷規劃的公司,優先考慮綠色制造示范建設。
(1)綠色工廠。參考《綠色工廠評價通則》(GB/T36132-2018)和行業綠色工廠評價標準,重點關注工廠生產用地集約化、原材料無害化、生產清潔、廢物回收和低碳能源水平。各區市在推薦綠色工廠時,應結合行業特點,對工廠綠色制造水平進行綜合評價,并與同行業現有的綠色工廠進行綠色制造水平比較。鋼材、平板玻璃、原油加工、燒堿等。納入《高能耗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發展改革行業)〔2021〕1609)行業公司的能耗水平應達到國家能耗限額標準的基準值或先進值。
(2)綠色設計產品。申請范圍參考“綠色設計產品標準清單”(詳細網站:www.miit.gov.cn/jgsj/jns/index.html)。注重綠色標準、輕、模塊化、集成、智能等綠色設計技術在整個商品生命周期中的應用,是否具有無害、綠色環保、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回收方便等特點。
(3)綠色工業區。建設的關鍵是產品制造和能源供應,工業增加值或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50%。、區級以上工業區具有法律界限和范圍,管理機構統一。重點關注園區在規劃布局、產業鏈設計、基礎設施等方面體現了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理念,鼓勵和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共享,實現布局集聚、綠色建設和鏈接生態。
(4)綠色供應鏈管理公司。主要面向汽車、船舶、電子電器、電力通信、機械制造、輕紡織、食品藥品、建材冶金等領域,推薦具有代表性、知名度強、業務實力強、綠色供應鏈管理基礎良好的核心企業。重視促進企業發揮作用,建立可持續的綠色供應鏈管理戰略,探索綠色合作伙伴供應商選擇的實施,建立采購、生產、營銷、回收等綠色供應鏈體系,以節約資源和環境友好為導向。
近三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請市綠色制造示范:經營異常;發生重大或以上生產安全質量事故,Ⅲ(大)上述環境污染緊急情況;中省綠色制造示范名單動態調整;中國及有關部門監督發現嚴重問題;列入工業節能監督整改名單,未按要求完成整改;不誠實的執行人等。
三、工作流程
(1)評估應用程序。市綠色制造示范遵循自愿處理的原則。各申請人應嚴格按照評價要求組織編制自我評價報告,并向區(市)工業和信息化機構提交申請。
(2)區市推薦。各區(市)工信主管部門應當嚴格審查申請材料,征求有關部門意見后形成推薦意見。2022年10月10日前,請向“市工信局綠色發展辦公室”提交區(市)推薦意見(蓋章掃描件)和企業申請材料(蓋章掃描件、Word版)。
(3)審查和公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組織審查申請材料,并按程序公布青島綠色制造示范名單。如果選擇城市綠色制造示范,建議選擇中國和省綠色制造名單。
四、相關要求
(1)提高對意識形態的認識,加強組織的啟動。各區(市)應高度重視城市綠色制造示范培訓和建立,以示范創造為重要起點,促進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認真部署和落實任務,積極組織和啟動轄區內企業和園區建設。
(2)堅持梯隊培訓,實施動態管理。鼓勵各區(市)探索建立綠色制造示范梯度培育機制,加強日常管理,加強業務指導,提高施工質量。市綠色制造示范實施動態管理模式,并根據驗證和評價進行調整。
(3)加強政策指導,繼續宣傳和推廣。鼓勵各區(市)頒布支持綠色制造示范建設的配套政策,進一步完善城市綠色制造政策體系。充分利用各級媒體、行業協會、服務機構等社會組織,大力宣傳綠色制造理念和相關政策法規,積極發揮標準主導作用,引導企業達到標準,加強綠色發展理念,為促進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創造良好氛圍。
配件:1。青島綠色制造示范推薦明細表
2.青島綠色工廠自評報告報告報告
3.青島綠色設計產品自評報告報告報告
4.青島綠色工業區自評報告
5.青島綠色供應鏈管理公司自評報告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