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市政行業盛會,共商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怎樣賦能市政行業高質量發展?圍繞這一熱點話題,11月29日,在2023中國西部數字城鄉發展產業博覽會期間,第二屆數字市政高峰論壇在陜西西安舉辦。
此次高峰論壇由中國市政工程協會、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重慶市市政工程協會、陜西省市政工程協會主辦,中國市政工程協會數字市政專業委員會承辦,邀請了來自“政產學研用”各界的相關行業領導、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智慧城市、數字市政、市政工程設計企業轉型升級等議題,共聚智慧、共謀發展,推動行業的數字化進程。
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著名經濟學家姚景源在會上作主旨報告。他表示,中國經濟當前出現兩個根本性變化,一是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內需市場,這是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最重要基礎;二是中國經濟、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因此,越能夠使行業融入到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當中去,行業就越有發展空間。城鄉建設是新發展格局下新的增長點,其發展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將大有作為。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廣州大學教授張新長在會上表示,時空信息技術可以幫助促進高質量發展目標的實施,提供智能化的解決方案,人工智能是通往未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橋梁?;谌斯ぶ悄艿拇髷祿?、大模型、大算力將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起到重要作用。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原副局長王太在主旨報告中指出,要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驅動,加快公路數字化轉型升級步伐,將數字化、智能化貫穿公路建設、養護、運營、管理和服務的全過程,努力提升公路的安全、效率、綠色、服務水平。
會上,數字市政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汪少山也受邀作題為《數字市政的系統性思考與實踐》的主旨報告。
數字市政,需要系統性思考和推進
汪少山表示,市政基礎設施是城市發展和民生福祉的基石。讓城市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的民生福祉和讓區域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城市發展雙重訴求,需要城市線性空間一體化發展和市政設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支撐。
“當前市政行業所處階段可以用‘三個大’來概括,分別是大發展、大變革和大課題?!蓖羯偕秸J為,在市政行業綠色化、工業化和數字化的大變革中,數字化是三化融合的基礎。
與此同時,市政行業內不同領域的數字化水平目前參差不齊,在項目生命周期范疇表現為不同主體獨立發展,“業數融合”不夠,數據互通不足;在城市綜合管理范疇表現為不同領域獨立發展,服務體驗明顯,數據共享不足。
數實融合下,“數字市政”將推動市政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而市政設施項目的本質是建設滿足城市與民眾需求的好設施。
通過與行業眾多施工企業、設計院、建設方的溝通和實踐,汪少山認為,數字市政需要圍繞精細化設計、精益化建造、智慧化運維去構建系統性的數字化轉型方案。從用戶視角來看,是要通過技術支撐業務應用,實現基于BIM的一體化設計建造模式,支撐建設高品質的市政基礎設施。系統性數字化轉型方案的落地,需要串聯起業務的專業性、一致性、協同性、合規性、經濟性、設施一體化和智慧運維等維度。
專業性方面,基于設計規范驅動BIM一體化的正向設計,能實現三維現狀場景融合式設計,百公里大尺度與毫米級精細化的統一,以及數據驅動路橋隧的生成式設計。一致性方面,做到讓“圖模量”同源、一致,能實現階段地形、路線、縱斷、專業模型等成果100%復用至施工圖設計和施工階段,實現“圖模量”一體化交付。協同性方面,是通過多專業協同一體化,顯著提升設計質量、大幅提高協同效率。只有在一個軟件中集成調優,才能降低專業之間的矛盾沖突,從而提升數據的互通互認。合規性方面,通過基于規范的自動審查,實時的合規性問題提醒,可以大幅提升設計成果質量。經濟性方面,設計方案與經濟屬性實時聯動,可以減少協作工作量80%,設計成果的互通能實現組價的智能化。
此外,設施一體化,是將設計模型流轉至算量和施工,基于設計參數的自動化建模和流轉,做到一模多用、一量多用,從而實現精細化管理落地的設計算量一體化。而智慧運維,是通過數字管網一張圖,全面提升市政基礎設施運維水平。
當前,建筑業的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市政工程企業應該怎樣轉型,有怎樣的路徑?汪少山提出,在建筑業業務本質和數字化本質牽引下,需要構建系統性數字化的新路徑,可以概括為“113”路徑,即1個核心目標、1套綜合方案、3大關鍵支撐。具體來看,1個核心目標是要實現建筑企業的高質量發展,1套綜合方案是包含頂層設計方案、一體化技術方案、落地實施方案等在內的系統性數字化解決方案,3大關鍵支撐是需要認知升級、能力升級和合作伙伴升級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
汪少山最后表示,數字化將重構每個行業,要主動擁抱變革。同時,數字化轉型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自上而下系統性的構筑轉型方案,還需要自下而上加速應用數字化工具。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