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全面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教育行業近年政策頻出,尤其是應用型教育政策的明朗化,為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3月19日,快手磁力引擎與新華教育集團戰略合作宣布啟動,發布會在北京舉辦。雙方將共建“快手數字營銷課程”,在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下,深度挖掘快手平臺對教育行業的賦能與價值,共同開啟職教新時代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據了解,雙方將打造“教育行業新媒體生意突圍研修班”系列主題課,組織新華教育的講師批量進入快手“講學官”訓練營,從“短視頻+直播”雙擎運營模式切入,為知識創作者帶來內容運營、商業投流的實操方法。
在首批快手“講學官”培養完成后,將開啟“教育課堂模式”、“學術研討模式”等,前者通過互動型學習陣地的搭建,覆蓋更多的講師和學員,為用戶帶來更好的傳道、授業、解惑的知識社區體驗,后者將深度解析快手教育生態的內在構造和運行模式,以及新華教育集團x快手“講學官”如何在其中發揮其獨特價值,從而對教育行業產生積極影響。
快手磁力引擎銷售副總裁胡嫣在致辭中表示:“教育能夠為人生創造無限的價值,而營銷同樣能夠賦予教育更多價值,無論是在商業價值層面,還是社會價值層面,都可帶來更多可能性?!苯逃袠I一直是快手磁力引擎重點布局的領域之一,此次與新華教育集團的戰略合作,快手平臺將以技術與流量賦能,為教育行業注入新知生產力,促進教育行業高質量發展。
四大方向深化合作,助力職業教育走上快車道
隨著數字化時代到來、AI技術迅速發展,國家產業升級、企業成長發展、個人進階提升三大需求,催生職業教育向上發展。中國東方教育集團常務副總裁沙旭在發布會上指出,當前職業教育行業發展呈現出“政策利好地位提升、市場需求旺盛、數字化人才需求持續增長、職教升學路徑打通、產教深度融合、AI+職教提速增效”六大趨勢,職業教育可謂迎來了真正的黃金時代。
而新華電腦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先行者,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多維協同,圍繞學歷+技能+質素,構建多層次、多學科、多專業的辦學模式,打造特色教學體系,夯實校企合作,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打造六大產教融合基地,構建職教生態新格局。
沙旭表示,當下短視頻與直播復合型人才成剛需,新華教育集團將與快手平臺從頂層設計、人才輸出、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等四大方向深化合作,并成立短視頻與直播營銷學院,共建實訓基地,全面賦能人才培養,打造短視頻與直播電商人才培養的新生態。
新時代、新職教、新課堂,強強聯合探索中國教育創新發展道路
時至今日,職業教育已經是應用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推動和繁榮對學生、家長、社會都有著積極意義。但教育觀念的轉變、教育資源的配置、教育制度的完善依然是職業教育發展道路上的“三座大山”??焓执帕σ娼逃龢I務負責人李睿在發布會上提出了“新時代、新職教、新課堂”的主張,表示愿與新華集團一起,探索中國教育的創新與發展之路。
“新時代”指的是在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企業和平臺需要共同發力,從宣傳理念、產教合作到推動就業,全方位賦能職業教育發展。
“新職教”意味著快手磁力引擎與新華教育集團的強勢聯合,是在多年合作基礎上的再次升華。在過去兩年中,雙方達成了穩固的合作伙伴關系,整體合作體量同比增長72.69%。李睿強調,快手磁力引擎和新華教育集團從不確定的時代相互扶持至今,堅信要一起做長期有價值的事情。
“新課堂”是指在教育4.0趨勢發展下,對未來學校的科技思考。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快手一直在以科技力量不斷探索,應用快手仿生虛擬人直播技術和快手線索全自動廣告等技術組合,與合作伙伴一起實現教育普惠,打造新型態育人場域。
快手國民級的流量和繁榮的生態也為教育行業發展帶來了全新機遇。據快手磁力學堂負責人王思洵介紹,目前快手教育領域月活用戶量高達5億+,職業教育興趣標簽用戶量達3.3億,同時快手通過強內容屬性撬動流量增益,以企業號整合經營助力品牌陣地穩定布局,并依靠培訓加持建立賦能體系,打造教育行業陣地經營解決方案,助力教育行業實現矩陣能力躍遷,達成品效合一價值。
作為國民級的短視頻直播平臺,快手一直致力于提供優質的內容和服務,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磁力引擎作為快手營銷服務平臺,持續為教育行業客戶提供更加專業、高效的營銷服務,助力教育企業實現業務增長和品牌影響力提升??焓执帕σ媾c新華教育集團的此次戰略合作,時機正好、空間廣闊,雙方將共同努力探索教育行業新機遇,推動教育事業新發展。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