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快手宣布推出《新知如師說·高校季》教育公益活動,邀請高校教授及學者走進直播間,圍繞當代年輕人關注且迷茫的“愛情、生活、未來、人性”等選題精彩開講。名校良師齊聚快手,以真知灼見打開知識普惠之門,將讓每一場直播都變成“給年輕人的答案之書”,幫助年輕人找到人生價值、點亮光明未來。
高校教授組團開講,輸出精品直播課程
當短視頻與直播成為國民級表達方式,身處迷茫期的年輕人愈發求知若渴。因此,《新知如師說·高校季》搭建起用戶與知識殿堂之間的橋梁,深入北京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遍尋各個領域的優質名師與好課資源,帶大家學習以不同的學科框架認識世界。即日起,上快手搜索“新知如師說”,即可挑選心儀課程并預約直播。
具體課程方面,北京大學長聘副教授宋國杰將以《邁向通用人工智能,年輕人該如何應對機會與挑戰》為題,深度解析AI如何重構時代,與年輕人共探前沿學科的奧妙;重慶大學副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萬曼璐,則圍繞《真正的愛情是什么?解讀魏晉深情天花板王獻之》,以千古家書為線索帶來“戀愛課”,幫大家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犯罪心理學家馬皚,將進行《掌握犯罪心理痕跡分析技巧,你也是福爾摩斯》主題分享,深入淺出地揭示犯罪心理學的奧秘,教會直播間觀眾掌握“潛在風險識別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盧靜,則會帶來《我們從哪里來:揭秘人類從魚演化的終極答案》,溯源地球生命的起源,尋找個體存在的意義。
著名國畫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戴敦邦,也將攜手上海交通大學博物館執行館長李仲謀,帶來《當唐詩遇到國畫:戴敦邦大師給年輕人的國風藝術啟蒙課》,陪伴直播間觀眾暢游詩中畫、品味畫中詩,體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淀和豐富內涵。
此外,《新知如師說·高校季》將邀請更多名師通過短視頻“營業”,讓知識從象牙塔走向大眾。大學選不到的課,在快手就能免費看,將助力更多用戶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見人心。此外,活動還推出新知學習團、全國高校送祝福等玩法,以“學習打卡+趣味互動+豐厚獎勵”的策略,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助力用戶更好地成長躍遷。
打破大學無形圍墻,播撒優質教育火種
作為快手持續建設的原創知識IP與教育普惠項目,《新知如師說》致力于打破大學圍墻和知識藩籬,向更多社會群體傳送高等教育資源、撒播優質教育火種。為此,《新知如師說》與高校聯動,持續供給結構化、體系化、權威化的知識內容,并通過“短+直”雙擎驅動實現專業內容的普及化和價值化。
2022年,《新知如師說》與清華大學進行深度合作,并先后開設《清華大學慕課·快手暑期班》《清華大學慕課·快手金秋班》兩個系列活動。期間,14位清華大學名師共發起19場精品直播課,累計吸引4752萬用戶在快手直播間“云上清華”;兼具知識性、專業性和趣味性的內容,也在“云同學”心中埋下了終身學習的種子。
2023年2月,3位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參與《新知如師說·寒假班》,攜手3位科學科技界名家開設9場精品直播課。活動以歷史與未來為切入點,帶領用戶感受文化傳承、科技創新與社會進步的文明脈動,以期點燃大家內心的求知之火。其中,僅北大名師歷史直播課就吸引1739萬用戶觀看,讓學者與公眾的直接交流成為可能。
2023年9月,快手在開學季推出百節名校精品課,邀請用戶共赴一場盛大的知識旅行,觸摸人類智慧中閃耀的群星?;顒又校祥_大學教授葉嘉瑩先生的詩詞課堂深受歡迎,5場精品直播課便收獲3300萬觀眾。隨著名師的娓娓道來,千年風華與智慧之光穿透校園、影響社會,在快手這所“云上大學”點燃了更多人的學習熱情。
持續深耕內容生態,大力推動知識普惠
來到第四季,《新知如師說·高校季》延續前三季便捷、開放、多元的教育服務,繼續為用戶送上知識大咖禮包。為讓每個人都擁有更多提升自我的機會,快手一方面圍繞“名師+名校”持續引入優質教育資源,提供更多元的內容供給和更完善的學習體驗;另一方面聚焦年輕用戶圈層,直面很多大學課程忽視、年輕人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補完他們感興趣的每一塊知識拼圖。
無論古今中外,對知識的追求都是社會前進的動力。短視頻與直播的興起,則既為用戶獲取知識提供重要途徑,也為知識普惠帶來全新機遇——作為普惠公平的數字社區,快手一邊拉近知識傳播者和普羅大眾之間的距離,將個體學習轉化為大眾參與,讓知識觸達更廣泛的人群;一邊去降低知識生產門檻,讓有一技之長的普通人成為知識生產者,不斷豐富知識的內涵與層次。
數據顯示,快手泛知識創作者數量已達126萬,在這些泛知識創作者中,既有提供體系化專業內容的知名院士、專家學者、高校教授,也有提供差異化實用內容的行家里手、民間高手,他們共同構建起快手繁榮的泛知識內容生態,推動著知識普惠愿景落地。
可以說,讓億萬用戶在《新知如師說》成為名校“云同學”,只是快手基于平臺內容生態特色、將知識普惠進行到底的一個縮影。未來,快手將與更多高等院校、教育機構、科研機構以及專業人士建立合作,讓更多高品質內容源源不斷地走進大眾視野,使數字時代的知識紅利為更多普通人所共享。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