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指南針的發明為人類指明方向,到工業革命時期精密儀表的誕生,感知與測量始終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石。進入21世紀,傳感器作為萬物互聯的“神經末梢”,其信息化程度直接決定了數字時代的深度與廣度。在這片技術革新的浪潮中,中國傳感器專家張健,以近二十載的執著耕耘,將“創新不渝,追求卓越”刻入事業的基因,引領國產智能傳感技術邁向世界前沿。
從拓荒者到掌舵者:扎根傳感器研究近20載春秋
乘著新世紀的開端,張健懷揣著對傳感技術的熱忱,在上海創立了森創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業維艱,他既要帶領團隊在技術無人區開疆拓土,又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尋找生機。張健坦言:“那段日子,國產高端傳感器的空白,就是我們奮斗的全部意義,眼中除了產品圖紙、技術構架和市場反饋,再無暇他顧。”正是這份專注與堅韌,讓森創電子從單一的研發銷售起步,逐步將業務向核心技術攻關、高端產品制造與系統解決方案等方向拓展,并漸漸成為行業標桿。2017年,張健再次拓展公司的業務版圖,創立上海盟希傳感技術有限公司,自此,兩家公司便相輔相成,共同構建起了更為完善的智能傳感技術生態鏈。張健也通過這近20年的風雨兼程,完成了從行業拓荒者到產業掌舵者的蛻變。
創新驅動:定義智能感知的“中國方案”
張健的科研之路,以解決產業痛點、突破技術瓶頸為鮮明導向。2020年4月9日,其原創的技術成果“可智能自適應的感知芯片設計方案優化管理系統”正式發布,在業內引發強烈反響。該系統創新性地將智能算法深度嵌入芯片設計前端,實現了對復雜感知芯片設計參數的多維度動態評估與自主優化。許多專業人士評價:“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設計顧問,顯著縮短了高性能傳感芯片的研發周期,降低了試錯成本,讓定制化芯片開發服務變得高效?!?/span>
面對極端環境下傳統傳感器易失效這一全球性行業發展難題,張健再次領銜技術攻關。2023年,其自主研發的“基于極端環境參數的傳感器管理與調試系統V1.0”橫空出世。該系統擁有超強的環境耐受性硬件平臺,其核心部分還構建了一套智能自適應的在線監測、故障診斷與參數動態補償機制。當傳感器在嚴苛工況下出現明顯的性能漂移或露出潛在故障跡象時,系統能及時分析海量環境與運行數據,精準定位問題,并自動輸出校準參數調整傳感器的工作模式,確保感知數據持續可靠。正是這一具有重要行業突破性的成果,助力張健榮膺“2023年度智慧傳感器創新成果”大獎。
實至名歸:榮譽見證卓越貢獻
持續取得技術突破,讓張健的產業價值更加明顯,其行業影響力也與日俱增。2024年2月,其專業造詣與行業貢獻獲國家級平臺認可,正式受聘擔任華夏雙創研究院制造業統計分析研究所理事,成為推動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智囊力量。同年4月,他榮登“2024中國數字生態英雄榜”,獲評“傳感器技術發展杰出人物”。評委會向他給予了高度贊譽:“張健先生以其前瞻性的技術布局和扎實的產業化能力,顯著提升了中國智能傳感器在復雜場景下的適應能力與可靠性,為增強數字生態的底層感知能力提供了‘中國強度’?!?/span>
篤行致遠:傳感之路永不停歇
近二十年的創業與科研生涯,讓歲月在張健身上留下了奮斗的痕跡,卻未曾磨滅他眼中對技術創新的熾熱光芒。榮譽等身,他視之為前行動力而非終點站臺?!皞鞲衅魇菙底质澜绲幕?,更是大國制造業智能化升級的關鍵,”張健在近期一次行業論壇活動上表示,“從工業物聯網到智能技術,從智慧城市到空天探索,感知的精度、智能與可靠性決定了系統的高度。我們的探索,永無止境?!?/span>
前瞻的眼光、科學的態度、寬廣的產業視野、矢志不渝的創新精神——張健以其卓越的實踐,深刻詮釋了當代中國科技企業家的擔當與情懷。如今,站在華夏雙創研究院的新平臺上,他正以更宏闊的視角,推動智能傳感技術與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深度融合。我們相信,這位傳感領域的領航者,必將持續突破邊界,引領中國智能感知技術駛向更為壯闊的深藍,為夯實數字中國的感知根基再立時代新功!(李明 )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