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一位畫家身背畫夾,越過一望無際的大雪山森林,艱苦的置身于零下四十多多度黑龍江大興安嶺漢馬一帶。他為了主要表現北國的冰雪王國,散播“冷文化藝術”,曾經被困雪山整整的一個冬天,他家人都認為他再也回不來了。即便如此,他仍堅持冰雪畫寫作。
這個人就是冰雪畫創辦人——于志學。
于志學老先生志向要在有生之年,為北國風景作傳。正因為他的這一份恪守與堅持,這才有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風雪畫派。在她的身上,我們也看到了那類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藝術責任感。
風雪畫派的誕生迎合了社會的發展,也是歷史以及社會外部環境的挑選,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并且也掀起了一股風雪風潮。畫派也逐步發展壯大下去,目前有三代,冰雪畫也成為北方文化中不可忽視一種狀況。
于志學老先生明確提出“傳承不是重復,一切取決于造就”學術核心理念,持續打造出風雪畫派。他吸取傳統式筆硯語言表達,則在基礎上進行實踐教學,創造出了礬墨,探尋出新手法,具備與眾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填補了中國畫自古以來無法直接畫冰的空缺。與此同時,他就提出了新的造型藝術見解,如“冷逸自然之美”、“中國畫黑白管理體系”、“中國畫翰墨白光燈說”等。他無私地將冰雪畫的手法、基礎理論觀念教授給了下一代風雪美術家。
在1997年,于志學老先生還定下了主要表現黃山冬天雪景的計劃。時隔八年,于2004年“于志學黃山藝術園”奠基石,用時十五年后,總算完工?!拔彝砟陼r期則需要駐扎黃山,把黃山冬季的文化內涵真真正正揭露出去,為徽州文化藝術增加一個新的含義”。
他深知做文化藝術的不易,需有方案一步步來?!坝谥緦W黃山藝術園”便是其為風雪畫派的年輕一代構建的演出舞臺,希望她們能夠制造出一種全新的冰雪模式,讓冰雪畫迅猛發展,子承父業。
風雪是上天帶給我們的恩典,充滿著無限生機。于志學老先生喜愛風雪自然界,愛冰雪中可愛的小動物。現如今,他己經九十歲大齡,每每說起大興安嶺里的小動物們,一直特別激動。有飛往畫夾上搗亂的藍敢于;有與人們一樣曬菌類的松鼠;有脾氣很大的五道眉;有小動物里的皇室虎;有瞎過道闖進其他小動物領域還常常打不贏山豬的熊瞎子……他眼里的冰雪王國是五彩斑斕的,擁有魅力所在,不但美麗壯觀,并且活潑開朗。
最近,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會話藝術大師于志學老先生,全面了解其冰雪畫形成的原因及發展,及其于志學老先生六十多年間在冰雪畫層面實踐探索和實踐,聽一聽他和冰雪王國,與大興安嶺故事。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