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快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緊接著各地政府密集出臺智慧農業扶持政策。
與此同時,國內頭部企業動作頻頻:拼多多押注“AI+農研”,大疆推出農業專用AI模組,華為更將智能農田列為重點場景。
當AI的觸角加快延伸到廣袤的農田,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呢?
在新疆的棉田里,AI無人機正以毫米級精度識別病蟲害;在山東的蔬菜大棚中,算法模型通過溫濕度數據自動調控光照;連東北的黑土地下,也藏著傳感器網絡與AI聯動的“智慧施肥”系統……
農業,這個最古老的行業,正在成為AI技術落地的前沿戰場。
政策與趨勢的雙重驅動下,可以預見:AI 正重塑農業的底層邏輯,而既懂農業、又懂AI的復合型人才,將成為行業最稀缺,最具競爭力的“新物種”。
不過,AI技術的發展速度遠超行業普及速度,許多農業從業者仍在探索AI如何真正賦能農業生產,如何結合實際場景落地應用。
在此背景下,天天學農聯合深圳市數字農業促進會,推出國內首個聚焦農業AI實戰的認證課程——《農業AI應用師》
這不是一堂“紙上談兵”的課程,而是一場連接未來十年的農業認知升級:前沿洞察:聚焦當下農業AI最熱門的話題與技術趨勢,幫助學員了解AI在農業中的最新應用場景。
跨界碰撞:多領域探討AI在跨行業融合中的農業創新應用,為學員提供廣闊的思路和靈感。
實戰分享:行業名師和技術骨干分享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手把手教學,確保學員學以致用。
課程涵蓋農業AI介紹、作物栽培AI應用、農業服務AI應用、作物育種AI應用、農業電商AI應用、AI工具與問答、智慧農場AI應用等內容,并由多名農業領域重磅講師授課。
無論你是農業從業者、農技推廣人員,還是想創業的新農人,這門課程都能助你把握農業AI的紅利,提升競爭力。
培訓完并通過考試后,學員還將獲得由深圳市數字農業促進會蓋章,天天學農頒發的證書。
這一認證的含金量不僅在于 “首個農業 AI 認證證書” 的稀缺性,更在于其背后的產業生態支持。
深圳市數字農業促進會作為深圳數字農業的龍頭協會,有新技術和新趨勢的引領能力,涵蓋了大疆、華大基因、農科院基因所等農業全產業鏈的優質資源。
天天學農更是擁有8年的課程培訓、考試發證和客戶服務經驗,在農業行業斷層領先,其推出的【學農助手】在農業AI領域具有農技答疑、圖片識別生成等領先技術和用戶基礎。
基于以上強大的支持,本課程能有效培養大家實際掌握大數據、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術在農業場景中的落地應用能力,培育一批懂技術、會操作、能創新的復合型實用人才,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和具體應用。
農業的未來在于科技,AI的潛力等待你來挖掘!
據最新市場分析顯示,全球農業人工智能市場預計將從2023年的17億美元增長到2028年的47億美元,而掌握 AI 技能的新農人將成為這場盛宴的核心受益者。所以別再觀望了,抓住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與未來農業的領跑者同行!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