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聯合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青神鄉村振興研究院舉辦的第五屆鄉村振興青神論壇上,來自清華、北大、中農大等名校的專家學者,在實地調研、聽取匯報后,對青神城鄉融合的新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
城鄉融合發展新圖景
“青神縣學聯體辦學、城鄉公交一體化等工作,是青神城鄉融合做得特別出彩的地方,在基層,長者食堂等社會化建設能更好地服務群眾,增強了村莊的凝聚力?!敝袊r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院長葉敬忠說。
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是新時代新征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和促進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近年來,青神在推進城鄉融合,服務群眾生產、生活中以“五化”得“五心”,力促城鄉融合發展,在奮力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國際竹藝名城的征程中再立新功。
基礎設施一體化 群眾更順心
“我坐的這趟5路車很準時,上車坐著很舒服,車里很干凈?!鼻嗌窨h白果鄉村民劉永東對城鄉公交這一年來的變化贊不絕口,“從城里到我家只需要兩元,很方便!”
公交車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如今的青神,從城市到農村,干凈舒適的公交車四通八達。
據悉,在交通、水、電、氣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上,青神縣堅持基礎設施全域布局、互聯互通,突出內外并重、一體建管——
打通外聯交通動脈。積極搶抓實施成樂高速擴容的契機,改建成樂高速青神北出口,新增成樂高速青神出口;推動成綿樂高鐵對開的班次增加到每天20班;成功爭取天眉樂高速“三橋、三線、三互通”,徹底顛覆青神的交通區位條件,半小時通達成都;依托漢陽、虎渡溪等岷江梯級航電,打通南下樂宜通江達海的水運通道,推動川南地區的優質資源向青神集聚。
建好“四好農村路”
暢通縣域交通循環。新建“四好農村路”200公里,農村公路占比88.42%;開通城鄉公交線路17條,建制村通班車100%,群眾半小時、2元錢進城返鄉;2021年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2022年成功創建“四川省鄉村運輸金通工程樣板縣”,在全市率先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
扎實推進水、電、氣進村入戶。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城市供水管網延伸到鄉村覆蓋率達80%,污水有效處理的行政村達100%,覆蓋人口12.98萬人;100%建制村電力供應穩定,天然氣管網農村入戶覆蓋率達92%;縣域內4G網絡全覆蓋、5G網絡中心城區覆蓋,正向鄉村延伸。
電商服務專業化 群眾更開心
“過節期間要送親戚朋友禮物的,您拿我們家‘賺頭’去送很有意義,‘賺頭’就是咱們家的豬舌頭,吃了‘賺頭’,年年月月都有賺頭?!苯?,在青神東坡丈母娘美食有限公司直播間里,主播正在通過網絡售賣臘制品。
目前,該公司一年直播260余場次,營業額100余萬元,不僅為所在公司創造了不少業績,同時也讓全國各地的人們通過臘味認識青神、了解青神、喜歡青神。
在青竹街道蘭溝村青神竹宜居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各色竹編燈籠掛滿展示室,藝術感十足,負責人李銀海正指導工人將新式竹編燈籠裝進快遞箱。得益于電商和物流網絡發展,公司一年外銷的燈籠產值逾千萬元,還帶動了20多名村民就近務工。
專業化的電商服務體系,推動了青神柑橘、竹編和腌臘制品等農產品銷售增長。
數據顯示,2022年,青神縣椪柑產業產值達20億元,竹產業綜合產值達70億元,“邵臘肉”“老丈母”等腌臘制品網銷品牌全國知名,全縣網絡零售額25億元以上、增長11.27%。青神兩次獲評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是全省首個電商順差縣,是全國川味香腸臘肉最大貨源地,帶動2022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城鄉收入比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越來越多的城鄉群眾享受到了信息時代的“數字紅利”。
電商產業園
青神縣還依托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加大投入,建立鄉鎮電商公共服務中心7個、村(社區)電商服務站40個,暢通電商快遞物流配送郵路,實現快遞物流到村“當天到”、進城外發“當天發”;投資建設占地241畝的綜合物流園區,建成后,預計可推動企業大宗物流成本降低30%以上。
養老托育親民化 群眾更安心
近日,西龍鎮觀金社區“鄰里聚樂”長者食堂正式開張。食堂面積約200平方米,配備餐廳、廚房、餐桌、餐椅等,幫助老人們解決吃飯問題,讓他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在高臺鎮,諸葛村的長者食堂已運行兩年多。
高臺鎮諸葛村的長者食堂開業后,在外工作的兒子給86歲的母親蘭桂香交錢報名吃飯,一頓飯6元錢。一開始,蘭桂香舍不得讓兒子花這個錢,吃過幾次后,現在午飯和晚飯都來長者食堂吃。
自從有了長者食堂,村里的老年人變得活躍了。住得近的老人飯點前相約著溜達過來,圍坐在一起吃飯,其樂融融;住得遠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志愿者負責送餐。食堂里有一塊大的電視顯示屏,每逢放電影,這里又成為老人新的娛樂場所。
今年,圍繞服務“一老一小”這個牽動萬千家庭的特殊群體,青神筑牢保障防線。
眉山市養老服務中心青神區域中心
在養老方面,建成眉山市養老服務中心青神區域中心,規劃建設漢陽片區養老服務區域中心,構建城市15分鐘養老服務圈;探索多元化老年助餐模式,盤活鎮村閑置資源,建成高臺鎮諸葛村、百家池村“長者食堂”,羅波鄉西壩村助老餐廳,青竹街道橋樓村、季時壩村“愛鄰廚房”等服務點20個,制定低償助餐服務收費標準,按照午餐、晚餐6元/餐/人,“一葷一素一湯”供應,遠低于市場價格,年服務老年人4萬余人次。
托育機構
在托育方面,建成全市首家公辦普惠托育機構,升級改造8家托育服務機構,提供托位830個。目前,正在加緊推進托育服務二期項目建設,預計于今年12月底投運,將新增180個托位,逐步解決嬰幼兒托育難的問題。
教育醫療集團化 群眾更放心
為打造青神家門口的優質教育資源,滿足百姓多層次教育需求,今年,辦學規模居中國民辦教育集團之首的海亮教育管理團隊正式入駐青神中學校,助力“學在青神”高質量發展。
為提升醫療服務和傳染病防治能力,今年,青神縣還加大投入,建設縣婦兒中心、縣康復康養中心和縣醫院胸痛、卒中、創傷急救中心。
教育、醫療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兩件大事。青神縣立足實際,主要在集團化上下功夫。
在教育方面,加快建設學道街小學(濱江校區)、濱江幼兒園項目建設,完成青神中學校整體搬遷和縣實驗幼兒園擴建;深化“學聯體”建設,堅持幼兒園集團化辦園、小學共同體辦學、初高中銜接全部進城,推動5所縣城優質學校幫帶5所鄉鎮學校(幼兒園)。
遠程會診中心
在醫療方面,持續深化全國首批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試點,統籌整合縣人民醫院、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資源,啟動青神總醫院和漢陽醫療次中心建設,推動信息一體化平臺覆蓋80個鎮村醫療機構,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區域互認。
政務服務便捷化 群眾更舒心
在高臺鎮諸葛村,建成投用一年多的“諸葛村便民服務站”里,沙發、茶水一應俱全。10月27日,走進服務站,辦事群眾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填報相關材料;幾位老人在旁邊休閑區輕聲交談。
“我在家里帶孫子,長久以來,辦保險、取錢的業務都要到鎮上去辦理,現在村里也可以辦,太方便了?!眮磙k事的老人說。
對于身體不便的老人,當地村組干部、片長在得知需求后,還會化身“代辦員”,上門了解情況并進行辦理,填補服務陣地的服務“盲點”。
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一直是青神縣委、縣政府的努力方向。2021年以來,青神縣全覆蓋對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站進行“三化”改造。同時,下放130項縣級事項權限到鄉鎮,建立健全代辦服務機制,組建由村組干部、網格員、志愿者等組成的便民服務代辦隊伍600余名,以“政務服務+”為抓手,打造“政務服務+金融、適老化、農村產權交易”等創新和個性化服務,不斷滿足人民群眾辦事需求。2022年,青神縣“適老化”便民服務體系入選全省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優秀案例;“政務服務+”模式在全省政務服務“三化”建設暨園區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現場推進會上作經驗交流。
撰稿:古良駒
審核:郭佳微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