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栽菜、喂魚主要是靠的祖傳手藝,哪些好諸多哪些,什么好賣養什么,可是一年下來,因為除了吃的東西,剩不了多少錢,千辛萬苦手上有一些好商品,也賣不出去好價錢,這便是傳統式農村運營的窘境。為擺脫這一困局,3月21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戴村鎮,舉行了一場生動有趣的主題活動——農村經營聯合創立暨分享漁塘發布儀式,致力于融合農村因素,連通農業產品產供銷鏈,增加農民收入。
據了解,該農村經營聯合涵蓋了杭州映山紅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通稱“映山紅農業”)等在內的5家單位構成,這些公司之中不僅有從給予農業產品種籽到種繁殖技術,再從農業產品承銷的公司,也是有專注于鄉村美學定制的中國美術學院集團旗下公司,也有可以為鄉村文旅導進流量平臺經濟公司等,可以為鄉村處理農業科技、農產品營銷、農村裝飾及客流量引進等眾多實際需要,是一攬子給予全環節財富方式的農村運營策劃。
戴村鎮黨委會副書記俞鋒鋼覺得,創立農村經營聯合應該是鄉村共富工作中一個新的探尋,可以更有效地配置資源,引進優點新項目,讓村強民富,可以讓村集體與聯合職責分工更加清晰,捆縛更緊密,讓村民就近學生就業,農業旅游就近結合。
做為農村經營聯合的帶頭公司企業,“映山紅農業”早就在三年前便開始探索分享菜園、分享漁塘方式。該公司董事長孫國柱看見村里的菜園、漁塘,有些閑置不用,有些低的水準上養殖,老農一年下來兢兢業業卻收入微薄,那時候是村書記他選擇離職出海,搞共享經濟模式,協助農民“訂單信息”市場銷售。事實上,孫國柱精準定位精確,一經推出,對農業和城鎮擁有真切情懷創業者、鄉賢陸續前去購買,一些企業乃至又把團隊拓展、年俗文化主題活動放到了村內。
戴村鎮副鎮長趙立冰介紹說:“戴村鎮離杭州市區非常近,交通出行非常方便,通過美麗鄉村后,鄉村很漂亮,城里的人喜歡去我們這邊來走一走,可是,農村光美不足,還需要富,這個時候就需要運營,農村經營聯合就是一個很好的媒介。這幾年,可以將鎮上五六個自然村的特色產品開展包裝銷售,為消費者提供純手工制作、零污染的高質量農業產品,近期,大家又和湘湖實驗室等科研機構協作,引入更加好的農業產品種類,推動群眾共富。”
據統計,農村經營聯合的成立僅僅踏出探尋農村財富的第一步。后面,該聯合也為我省26個山區縣給予農村運營管理。
未經數字化報網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內容、圖片、視頻出現侵權問題,請發送郵箱:[email protected]。
風險提示:數字化報網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學習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本網站所報道的文章資料、圖片、數據等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僅供參考使用,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
數字化報(數字化商業報告)是國內數字經濟創新門戶網站,以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為中心,融合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聚焦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轉型,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新、最權威、最全面的科技和數字領域資訊。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3 數字化報(數字化報商業報告)
數字化報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新聞信息服務,提供商業信息服務
浙ICP備2023000407號數字化報網(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浙公網安備 33012702000464號